地点
人物库 唐朝
张观南唐至宋初 943 — 99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五代楚马殷时人。
全唐诗》存诗1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5 【介绍】: 常州毗陵人字仲宾
五代南唐时进士
归宋为彭原主簿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以见任官再举进士,特授忠武掌书记
召拜监察御史,充桂阳监使。
上疏谏增剑外赋税。
度支盐铁判官,出为诸路茶盐制置副使
改知黄州,迁扬州,皆有善政。
官至三司河东道判官,出知道州,移广南西路转运使
坐奏事不实被劾,寻卒于桂州
广览汉史,雅好论事,辞理切直,有古人风。
有《二十二国祥异记》。
全宋诗
张观九四三~九九五),字仲宾毗陵(今江苏常州)人。
南唐进士
入宋,为彭原鸡泽主簿,召拜监察御史,后迁左司谏,又知黄州,移扬州
召为三司河东路判官
太宗淳化五年(九九四),出知道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四之一一),移广南西路转运使
至道元年卒(同上书蕃夷四),年五十三。
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全宋文·卷一○三
张观九四三——九九五),字仲宾常州毗陵(今江苏常州)人。
南唐进士第,归宋,为彭原主簿
太平兴国初兴元府,累至监察御史,充桂阳监使,赐进士及第
后知黄州,迁扬州,召为三司河东道判官,以越局言事而出知道州,移广南西路转运使
至道元年,坐奏交州黎桓为乱兵所杀事不实,被劾,狱未具而卒于桂州,年五十三。
宋史》卷二七六有传,又见同书卷四八八《交阯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齐安和尚中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中唐禅僧
华严智藏
初住黄州,后移住凤翔
馀不详。
景德传灯录》卷一〇有传,并收录齐安和尚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周法明隋至唐初 ? — 6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3 【介绍】: 隋至唐初永安黄岗人。
初仕,年十二,授巴州刺史
陈亡臣隋,为赵州真定
隋末之乱,归黄岗,起兵,攻取、安、、黄四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以四州之地归唐,授黄州总管封道国公
张善安所袭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杜牧唐 803 — 8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3—852 【介绍】: 京兆万年人字牧之
杜佑孙。
文宗大和二年进士
初为弘文馆校书郎
曾入江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与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历监察御史,黄、、睦诸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
武宗会昌中,历迁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
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
作《罪言》,论朝廷用兵之策。
后泽潞平,略如其言。
又曾注《孙子兵法》。
善属文,工诗,世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后得病,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
有《樊川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3—852 字牧之排行十三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乡(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因称“杜樊川”;尝为淮南节度掌书记,称“杜书记”;曾官司勋员外郎,称“杜司勋”;官至中书舍人,称“杜舍人”;开元中曾称中书省紫微省,称中书舍人紫微舍人,故又称“杜紫微”;世人为区别于杜甫,又称之为“小杜”。
宰相杜佑之孙。
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
同年应江西观察使沈传师之辟,为江西团练巡官
其后沈转宣歙观察使随赴宣州
七年牛僧孺之辟,在扬州淮南节度府推官,后转掌书记
九年长安监察御史,后分司东都
开成二年(837)宣州团练判官
四年复回长安,任左补阙,后转膳部比部员外郎,皆兼史职
武宗会昌二年(842)出为黄州刺史,后迁池州睦州
宣宗大中二年(848)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后转吏部员外郎
四年出为湖州刺史
五年入为考功郎中知制诰次年中书舍人,卒。
临终作《自撰墓志铭》。
新、旧《唐书》有传。
今人缪钺撰《杜牧年谱》,叙其生平尤详。
杜牧晚唐杰出之诗人与散文家。
好读书,善论兵,曾注《孙子》。
自诩留心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以济时命世为己任。
早期即有《罪言》、《原十六卫》、《战论》、《守论》等文,痛陈藩镇之祸与时政之失,颇有见地。
作文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
诗学杜甫,其五古如《感怀诗》、《郡斋独酌》、《杜秋娘诗》、《张好好诗》,堪称晚唐独步
然长于律、绝,其绝句,如《泊秦淮》、《秋夕》、《赤壁》、《寄扬州韩绰判官》、《华清宫绝句三首》等尤为脍炙人口。
杜牧诗歌之主要特色为俊爽圆纯,明胡应麟称之曰“俊爽”(《诗薮》外编卷四);清刘熙载谓“雄姿英发”(《艺概》卷二);宋敖陶孙喻为“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诗评》)。
杜牧好议论,故其诗又往往“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
以时风委靡,独持拗峭。
”(《唐音癸签》卷八引徐献忠语)与李商隐齐名,时号“小李杜”。
诗文之外,书法、绘画皆有相当造诣。
所著《樊川文集》20卷,为其甥裴延翰编。
清冯集梧有《樊川诗集注》,缪钺有《杜牧诗选》,台湾学人谭黎宗慕有《杜牧研究资料汇编》。
全唐诗》存诗8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9首,其中1首为残诗。
唐诗汇评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828),登进士第,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
沈传师廉寨江西,辟为团练巡官;沈徙镇宣歙,亦从之。
府罢,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掌书记,颇好游宴,纵情声色。
九年,入朝为监察御史,旋分司东都
开成中,历宣州团练判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员外郎等职。
会昌二年,出守黄州,历睦二州刺史
大中二年,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复出为湖州刺史,终官中书舍人
知兵,善古文。
工诗,尤擅七言近体,清丽俊爽,自成一家,与李商隐夺名,亦称“李杜”。
其甥裴延翰集其诗文为《樊川文集》二十卷,今存。
后人复摭拾集外诗文为《外集》、《别集》、《补遗》各一卷,多杂他人作品。
全唐诗》编诗八卷,其第七卷几全为许浑诗。
词学图录
杜牧803-852字牧之杜佑孙。
京兆万年(今西安)人。
官至中书舍人
人称杜甫为"老杜",为"小杜"。
有《樊川文集》。
有《八六子》等词。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中唐宰相史学家杜佑之孙。
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出任黄、、湖等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人称“杜紫薇”。
晚年居长安城樊川别墅,世称杜樊川
诗风明快,长于绝句,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有《樊川》。
曾作《寄牛相公黄鹤楼崔侍御宴》《送王侍御夏口座主幕》等。
全唐诗补逸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
大中七年,五十一岁。
(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
)补诗一首。
字牧之
驾部员外郎从郁子。
进士
复举贤良方正
文宗朝官殿中侍御史
左补阙
膳部比部员外郎
黄池睦三州刺史
司勋员外郎
吏部
湖州刺史
入拜考功郎中知制诰
中书舍人
卒年五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杜牧《献诗启》
某苦心为诗,唯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
裴延翰《樊川文集后序》
窃观仲舅(按指杜牧)之文,高聘夐历,旁绍曲摭,洁简浑园,劲出横贾,涤濯滓窳,支立欹倚。
呵磨皲瘃,如火照焉;爬梳痛痒,如水洗焉。
其抉刎挫偃,敢断果行,若誓牧野,前无有敌;其正视严听,前冲后銮,如整冠裳,祗谒宗庙;其甜蛰爆聋,迅发不慄,矜大吕劲呜,洪钟横撞,撑裂噎暗.戛切《韶》、《濩》;其砭熨嫉恶,堤障初终,若濡槁于未焚,膏痈于未穿。
栽培教化,翻正治乱,变醨养瘠,尧醲舜薰,斯有意趋贾、马、刘、班之藩墙者耶!
……其馀述喻赞诫,兴讽愁伤,易格异状,机键杂发,虽绵远穷幽,脓腴魁 ,笔酣兴健,窕眇碎细,包诗人之轨宪,整扬、马之牙阵,耸曹、刘之骨气,掇颜、谢之物色,然未始十拔斸治丰,縆幅道义,钩深于经史,抵御于理化也。
高古奥逸主:孟云卿……入室六人李贺杜牧李馀刘猛李涉胡幽贞
新唐书本传
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善属文,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
为诗情致豪迈,人号“小杜”。
才高,俊迈不羁,其诗豪而艳,有气概,非晚唐人所能及也。
杜牧之风味极不浅,但诗律少严;其属辞比事殊不精致,然时有自得为可喜也。
《蔡百衲诗评》
杜牧之诗风调高华,片言不俗,有类新及第少年,略无少退藏处,固难求一唱而三叹也。
《臞翁诗评》
杜牧之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
郊、岛、元、白下世之后,张祜赵嘏诸人皆不及牧之,盖颇能用老杜句律,自为翘楚,不卑卑于晚唐之酸楚凑砌也。
《唐诗品》
牧之鄠社遗风,名家远绍。
其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下语精切,含声圆整,而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
然以时风委靡,独持拗峭,虽云矫其流弊,而持情亦巧。
或者比之许浑,两人之作,南北异调,了了可辨,岂风气囿诸情性,不能自达干中声者乎?
席先辈,西北居多,而含宫调徵,各谐其节,未有如牧之者。
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唯杜牧之为最,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信然。
《骚坛秘语》
牧之)主才,气俊思活。
中唐绝,如刘长卿韩翃李益刘禹锡,尚多可讽咏。
晚唐李义山温庭筠杜牧许浑郑谷,然途轨纷出,渐入宋、元。
多歧亡羊,信哉!
杜牧之门第既高,神颖复隽,感慨时事,条划率中机宜,居然具宰相作略。
……自牧之后,诗人擅经国誉望者概少,唐人材益寥落不振矣。
《诗源辨体》
杜牧才力或优于浑,然奇僻处多出于元和。
五七言古恣意奇僻,且多失体裁,不能如韩之工美,援引议论处益多以文为诗矣。
其仄韵亦多上、去二声杂用。
《诗源辨体》
杜牧亦尚奇尚意而又以老硬为主,实僻涩怪恶也。
宋人之法多出于此。
《诗源辨体》
杜牧七存律出意虽深,而造语实僻。
《唐音审体》
樊川笔健调响,而绝少全璧。
如《甲雁》诗前半绝唱,而后幅殊劣,岂非恨事。
《唐诗别裁》
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拗峭矫之。
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
配以义山,时亦称“李杜”。
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词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
方岳《深雪偶谈》所谓“好为议论,大概出奇立异,以自见其长”也。
《四库全书总目》
诗冶荡甚于元、白,其风格则实出元、白之上。
《雨村诗话》
杜牧之诗轻倩秀艳,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
故学诗者不读小杜,诗必不韵。
中唐以后,小杜才识,亦非人所能及。
文章则有经济,古近体诗则有气势,倘分其所长,亦足以了数子。
宜其薄视元、白诸人也!
杜牧之与韩、、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诗不同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
樊川真色真韵,殆欲吞吐中晚千万篇,正亦何必效杜哉!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杜紫微天才横逸,有太白之风,而时出入于梦得
七言绝句一体,殆尤专长。
玉溪生“高楼风雨”云云,倾倒之者至矣。
《唐七律隽》
元、白而下,牧之较有气骨,然七律多随笔而出,于锻炼之功殊缺也,实开宋人生涩一派。
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盖以气味相近故也。
虽与熟滑卑调不同,而初盛典型荡然矣。
曾国藩《大潜山房诗题语》
山谷学杜公,七律专以单行之气,运于偶句之中。
东坡学太白,则以长古之气,运于律句之中。
樊川七律,亦有一种单行票姚之气。
余尝谓小杜、苏、黄,皆豪士而有侠客之风者。
《东目馆诗见》
牧之五言浩灏,却仍是白描。
虽题咏好异于人,而识解既大,风调高华,笔如辘轳,亦无懈可击。
熟于军计,洞知形势,故其议论利弊,胸开眼大。
发于吟咏,焉得无寄托?
数诗人治才,牧之实第一。
诚斋曰:“不是樊川珠玉句,日长淡杀个衰翁。
”亦谓其味耐寻也。
其出与元、白同源,古风愈况,时伤浮露,无复春容。
律诗、绝句情韵覃渊,足以方驾龙标,囊括温、李。
《瓶粟斋诗话》
晚唐小杜诗纵横排宕,得大家体势。
其诗大抵取材汉赋,而极于骚,遗词用字,绝不沿袭六朝人语,所谓“高摘屈宋艳,浓熏班马香”者,可以知其祇响矣。
独是才多为患,其性又能刚而不能柔,遂未能一洗凌杂粗悍之病。
《诗学渊源》
其诗情致豪边,而造语精密,不落粗疏。七言歌行,风调尤胜,唯古诗声调未化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窦弘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金城人
窦常子。
武宗会昌元年,官黄州刺史
宣宗大中五年,为台州刺史,有政声,制加检校太子右庶子
能诗。
刘长卿《谪仙怨》词虽美而与本曲意兴不同,遂作《广谪仙怨》。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
国子祭酒窦常子。
武宗会昌间黄州刺史
宣宗大中五年(851)台州刺史
事迹散见《旧唐书·窦常》、《剧谈录》、《窦氏联珠集》附褚藏言作《窦常传》。
今存《广谪仙怨》1首,《全唐诗》作词体收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罗隐唐末 833 — 9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3—909 【介绍】: 馀杭人,一说新城人,又作新登人字昭谏号江东生
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改今名。
以诗文名于当世。
不受朱温徵召。
镇海军节度使钱镠辟为掌书记,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
有《谗书》、《江东甲乙集》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3—910 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
排行十五
进士,十余年不第。
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始为衡阳主簿
僖宗乾符三年(876)因父殁丁忧回乡。
除服又往游京师广明中黄巢攻陷长安,归隐于池州梅根浦。
梁太祖(朱全忠)曾以谏议召,不至。
镇海节度使钱镠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迁著作郎掌书记
昭宗天祐三年(906)节度判官
后梁开平二年(908)给事中次年盐铁发运副使
寓于萧山十二月病卒。
生平见沈崧罗给事墓志》(《罗氏宗谱》引),《吴越备史》卷一,《旧五代史》本传以及《五代史补》卷一、《唐诗纪事》卷六九、《唐才子传》卷九等。
今人汪德振有《罗昭谏年谱》。
善小品文,多讽世之作。
其《谗书》5卷颇享盛名。
诗与宗人罗虬罗邺齐名,称江东三罗。
又与杜荀鹤陆龟蒙吴融郑谷等以诗往还。
诗风近于元白,雄丽坦直,通俗俊爽,诗句脍炙人口,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为谁辛苦为谁甜”等,至今传为口语。
擅长咏史,各体中尤工七律。
洪亮吉云:“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悲凉,沉郁顿挫,实可远绍浣花(杜甫),近俪玉溪(李商隐),……迥非他人所及。
”(《北江诗话》卷六)七绝亦有特色。
书目记载有《江东集》、《甲乙集》及其他著作多种。
今人雍文华校辑《罗隐集》(中华书局),最为完备。
今人潘慧惠有《罗隐集校注》。
全唐诗》存诗11卷又1首,《全唐诗逸》补诗1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4首,断句17。
唐诗汇评
罗隐833-909),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人。
本名横大中咸通中屡举进士不第,遂改名隐
宗人罗邺罗虬齐名,时号“三罗”。
咸通末,为湖南观察使于瑰掌书记,官衡阳主簿
又为淮南李蔚从事
广明中,避乱归乡里。
光启三年镇海节度使钱镠表为钱塘,迁著作郎节度掌书记,转司勋郎中,充节度判官
后梁开平二年,授给事中
次年,迁盐铁发运使
卒。
工诗文。
咸通八年,曾自编其杂文为《谗书》,皆抗争愤激之言,词锋犀利,今存。
有诗集《甲乙集》十卷,亦存。
清人辑有《罗昭谏》八卷。
全唐诗》编诗十一卷。
全唐诗补逸
罗隐字昭谏馀杭人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
补诗一首。
字昭谏
馀杭人
屡举不第。
光启三年
吴越王钱镠表奏为钱塘
著作郎
掌书记
天祐三年判官
梁开平二年给事中
发运使
是年卒。
年八十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罗隐梁开平中累征夕郎不起。
罗衮小天倅大秋姚公使两浙以诗赠曰:“平日时风好涕流,《谗书》虽盛一名休。
寰区叹屈瞻天问,夷貊闻诗过海求。
向夕便思青琐拜,近年寻伴赤松
何当世祖从人望?
早以公台命卓侯。
答曰:“昆仑水色九般流,饮即神仙憩即休。
敢恨守株曾失意?
始知缘木更难求。
鸰原谩欲均馀力,鹤发那堪问旧游!
遥望北辰当上国,羡君归棹五诸侯。”
邺王罗绍威文学,好儒士,每命幕客作四方书檄,小不称旨,坏裂抵弃,自劈笺起草,下笔成文。
又癖于七言诗。
江头有罗隐,为钱镠客,绍威伸南阮之敬。
以所著文章诗赋酬寄,绍威大倾慕之,乃目其所为诗集曰《偷江东》。
今邺中人士,多有讽诵。
(罗)常献卷于郑相公畋。
郑女妙于篇什,每读诗,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未尝不于父前三复,似慕其才。
相国或一日因到宅,遂留从容,命女下帘窥之。
女见为人迂差,永不复吟诗矣。
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大为唐宰相郑畋李蔚所知。
《续唐三体诗》引《西清诗话》
人才高下,各有分限。
少陵太白当险阻艰难、流离困踬,杰然出语自高。
罗隐诸人,向用偏伯之国,夸雕逞奇,虽欲高,而意未尝不卑。
譬之秦武阳气慨全燕,见秦王则战掉失色;淮南王虽为神仙,谒帝犹轻其举止。
此岂由素习哉!
天禀自然,不可强力至也。
)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恃才忽睨,众颇憎忌。
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
诗文多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
)工诗、长于咏物。
罗隐诗虽是晚唐,如“霜压楚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亦自婉畅可讽。
《诗源辨体》
律诗由盛唐变至钱、刘,由钱、刘变至柳宗元许浑韦庄郑谷李山甫罗隐,皆自一源流出;体虽渐降,而调实相承,故为正变。
《五朝诗善鸣集》
虽曰邺、齐名,毕竟于邺
《载酒园诗话又编》
温、李俱善作骈语,故诗亦绮丽。
隐之表启不减两生,诗独带粗豪气,绝句尤无韵度,酷类宋人,不知尔时何以名重至此!
邺州罗绍威至自号其集为《偷江东》,青州王师范遣使赉礼市求其一篇,然犹武人。
令狐滈登第,贺之,其父绹曰:吾不喜汝及第,喜汝得罗公一篇耳。
郑畋女频诵其诗,窥其貌寝乃已。
由今视之,亦何烦尔乎?
《载酒园诗话又编》
亦时有警句,但不能首尾温丽。
《唐音审体》
昭谏生于有唐末造,其亡已入五代矣。
今体诗气雄调响,罕与为匹。
然唐人蕴藉婉约之风,至昭谏而尽;宋人浅露叫嚣之习,至昭谏而开。
文章气运,于此可观世变。
戴京曾《罗昭冻集序》
罗昭谏诗,言中有响,《三百篇》后颇寓讽谏之意。
或者以其语多平易而忽之,要之胜填词豪艳而无当于兴感者什佰矣。
况其精邃自然处,正复不让唐之初、盛。
“三罗”其名,为最,虬次之,邺斯下矣。
罗昭谏为三罗之杰。
调高韵响,绝非晚唐琐屑,当与韦端己同日而语。
七律至唐未造,惟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
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
次则韩致尧之沉丽,司空表圣之超脱,真有念念不忘君国之思。
孰云吟咏不以性情为主哉!
吴子华之悲壮,韦端己之凄艳,则又其次也。
《雨村诗话》
五代自以韩偓韦庄二家为升堂入室,然执牛耳者必推罗江东。
其诗坚浑雄博,亦自老杜得来,而绝不似西江派之貌袭。
人称之者少,何也?
皮、陆辈雕文刻镂,近乎土木偶人,少生趣矣。
专裁七律,是郑都官一流,不得其源所出。
伤乱情多,时见言旨,第词无蓄意,风格告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韩偓唐末 840 — 9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0—923 【介绍】: 唐末京兆万年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
昭宗龙纪元年进士
历迁中书舍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
宰相韦贻范遭母丧,李茂贞贻范还相,执不草麻。
及帝自凤翔还,处决机密,甚合帝意,屡欲相之,皆固让。
朱温所恶,累贬邓州司马
后召还故官,不敢入朝,挈其族避闽,依王审知而卒。
工诗,其诗多写艳情,称“香奁体”。
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金銮密记》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4—923,生年—作842 字致尧(《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一作致光(《新唐书》本传)。
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其父韩瞻李商隐联襟。
韩偓幼年即席赋诗,李即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称赏。
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登第。
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
曾与宰相崔胤定策诛宦官刘季述,深为昭宗信任,屡欲拜相,固辞之。
朱温专权,恨不附己,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徙邓州司马
后召复原官,不敢入朝,举家入闽依王审知而终。
生平详见《十国春秋》本传、《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卷九。
韩偓生逢乱世,诗作多与时局离乱有关,如《乱后至近甸有作》、《乱后春日途经野塘》、《感事三十四韵》、《避地寒食》等。
南依王审知后,仍多故园之思,如《故都》、《中秋杨学士》等。
他如怀古、咏物、写景等诗,均有可诵之作。
《遁斋闲览》称其作“词致婉丽”(《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三引)。
南依王审知后“其词凄楚,切而不迫”(《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引《潘子真诗话》)。
早年所作《香奁集》,人或以为“丽而无骨”(《许彦周诗话》)。
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六以为和凝作,假名韩偓,后人已辨明此说之非。
其《已凉》《重游曲江》等作,清丽可诵。
诗集以四部丛刊《玉山樵人集(附香奁集)》为通行。
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断句1。
唐诗汇评
韩偓844-923?
),字致免一云字致光
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韩瞻之子,小字冬郎,十岁能诗,李商隐赠诗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句。
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佐河中暮。
召乞左拾遗
乾宁末,以刑部员外郎凤翔节度掌书记
光化中,自司勋郎中侍御史知杂翰林学士,迁左译议大夫中书舍人、兵户二部侍郎学士承旨
昭宗数欲以为相,皆辞让。
天复三年,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徙邓州司马
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仅不敢归朝,入闽依王审知,卒。
有《韩偓诗》一卷、《香奁集》一卷、《金銮密记》五卷,今存《香奁集》。
后人辑有《韩轮林诗集》(或名《玉山樵人集》)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词学图录
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
京兆万年人
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人称香奁体
王静安辑《香奁词》一卷。
字致光
京兆万年人
进士
佐河中幕府
召拜左拾遗
累迁左谏议大夫
宰相允判度支
表以自副。
翰林学士
中书舍人
昭宗幸凤翔。
兵部侍郎
承旨
朱全忠恶之。
濮州司马
再贬荣懿
邓州司马
挈其族南依王审知
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韩偓为诗极清丽,有手写诗百馀篇,在其四世孙奕处……庆历中,予过南安见奕,出其手集,字极淳劲可爱。
高秀实又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
”时李端叔意喜韩偓诗,诵其序云:“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美动七情。
秀实云:“动不得也,动不得也。”
周紫芝《书韩承旨别集后》
渥()为唐末宗社颠隮之际,窜身于戈戟森罗之中,虽扈从重围,犹复有作。
当是之时,独能峥嵘于奸雄群小之间,自立议论,不至诡随,唐史臣称之,以谓有一韩渥尚不能容,况于贤者乎?
则知渥非荏苒于闺房衽席之上者,特游戏于此耳。
薛季宣《香奁集叙》
为诗有情致,形容能出人意表……富才情,词致婉丽。
张侃《跋楝词》
之诗,淫靡类词家语,前辈或取其句,或剪其字,杂于词中。
欧阳文忠尝转其语而用之,意尤新。
韩偓在唐末粗有可取者,如“沙头有庙青林合,驿步无人白鸟飞”、“细水浮花归别浦,断云含雨入孤村”、“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五言如“鸟啼深不见,人语静先闻”,虽神气短缓,亦微有深致。
其《秋夜忆家》绝句云:“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悲泣到天明。
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凄楚可悲,亦善于词者。
若“挟弹少年多害物,劝君莫近五陵飞”,又“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是直讪耳。
诗人比兴扫地矣。
自号“玉山樵人”,工诗,有集一卷。
又作《香奁集》一卷,词多侧艳新巧。
韩致尧冶游情篇,艳夺温、李,自是少年时笔。
翰林及南窜后,顿趋浅率矣。
《诗源辨体》
韩偓《香奁集》皆裙裾脂粉之诗,高秀实云:“元氏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
”愚按:诗名《香奁》,奚必求骨?
但韩诗浅俗者多,而艳丽者少,较之温、李,相去甚远。
《唐诗韵汇》
唐诗七律……韩致光香奁秀丽,别自情深。
《古欢堂集•论七言律诗》
温飞卿韩致光辈,比事联词,波属云委,学之成一家言,胜于生硬干酸者远矣。
《唐诗笺注》
韩偓韦庄,亦宗中唐,而砥柱晚唐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虽局于风气,浑厚不及前人,而忠愤之气,时时溢于语外。
性情既挚,风骨自遒。
慷慨激昂,迥异当时靡靡之响。
其在晚唐,亦可谓文笔之鸣凤矣。
变风变雅,圣人不废,又何必定以一格绳之乎!
纪昀《书韩致尧<香奁集>后》
《香奁》一集,词皆淫艳,可谓百劝而并无一讽矣。
然而至今不废,比以五柳之闲情,则以人重也。
著作之士,惟知文之能传人,而不知人之能传文,于此亦可深长思矣。
……《香奁》之词,亦云亵矣。
然但有悱恻眷恋之语,而无一决绝怨怼之言,是亦可以观其心术焉。
纪昀《书韩致尧<翰林集>后》
致尧诗格不能出五代诸人上,有所寄托,亦多浅露。
然而当其合处,遂欲上躏玉溪樊川,而下与江东相倚轧,则以忠义之气发乎情,而见乎词,遂能风骨内生,声光外溢,足以振其纤靡耳。
然则,诗之原本不从可识哉?
韩致尧《香奁》之体,溯自《玉台》。
虽风骨不及玉溪生,然致尧笔力清澈,过于皮、陆矣。
何逊联句,瘦尽东阳,固不应尽以脂粉语植场也。
《七言律诗钞》
韩致光哀音怨乱,不害其为丹山雏凤。
《蛾木编》
晚唐许用晦曹尧宾韩致尧罗昭谏诸人,专为近体,古意寖哀。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唐末七言律,韩致尧为第一,去其香奁诸作,多出于爱君忧国,而气格顿近浑成。
《石园诗话》
韩致尧……富于才情,词旨靡丽。
初喜为闺阁诗,后遭故远遁,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
《唐七律诗钞》
诗至晚唐,各体俱不振,独七律不乏名篇。
韩致尧完节孤忠,苍凉激楚之音,洵属一时无两。
《东目馆诗见》
韩致尧身遭杌捏,激而去国,托之香奁,具有寄意。
即论艳体,亦是高手。
其源出于李益卢纶,而专思律体,柔姿婉骨,最工言情。
末遭乱离,故忧爱词多,虽于诗格少衰,要自情芳可选。
《唐宋诗举要》
北江曰:晚唐韩致尧为一大家,其忠亮大节,亡国悲愤,具在篇章,盖能于杜公外自树一帜。
《诗境浅说》
致尧少年,喜为香奁诗。
其后节操岳然,诗格亦归雅正。
《唐人绝句精华》
以香奁诗得名一时,《唐诗纪事》以为五代和凝嫁名,葛立方韵语阳秋》据《香奁集》中《无题》诗序证为作,许学夷《诗源辨体》又举出吴融《无题》三首,与《香奁集》中《无题》诗同韵,断定香奁非和嫁名。
晚唐诗有两种:一沿白居易新体乐府道路,诗中多寓讽刺,流为宋代以议论为诗;一效温、李绮丽之体,而有香奁一类之作,流为五代之闺情词。
盖风气推移有如此者,不足怪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俗姓鲜于名凤
有逸才而不拘检。
懿宗咸通间,谒嘉州刺史薛能谓其难为举子,遂命其出家。
不愿以常僧为师,遂自于陵云寺大佛前披剃。
后入京为文章供奉赐紫,与诗人张乔李洞为友。
昭宗时返俗,曾为李鋋江西判官,又为西班小将军,在黄州遇害。
其诗学李白歌行,奇崛诡丽。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蜀中僧。
俗姓鲜于名凤,有逸才而不拘检。
懿宗咸通间,往谒嘉州刺史薛能,薛谓其难为举子,遂命其出家。
不肯以常僧为师,遂自行于凌云寺大佛前披剃。
后入京为文章供奉赐紫,与诗人张乔李洞为友。
昭宗时还俗,曾为李鋋江西判官,又为西班小将军,在黄州遇害。
生平事迹见《北梦琐言》卷一〇。
有歌1卷,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著录,今不存。
其诗学李白歌行,奇崛诡丽。
全唐诗》存诗2首。
宋吴坰五总志》存诗2句,《全唐诗》误作僧尔鸟之诗。
尔鸟二字为误拆字而成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瞿章唐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人。
杨行密,积功至先锋指挥使
唐昭宗乾宁初,为黄州刺史
会朱温部将朱友恭来攻,弃城走,被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
太宗第六子。
封梁王,后徙蜀王,出为岐州刺史
数畋游为非法,屡教不改,徙虢州
复出驰弋,败民稼,不听劝谏,乃贬黄州刺史
吴王恪得罪,以母弟废为庶人。
封涪陵王
卒谥悼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施逵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黄州府部》收其诗1首。
明弘治黄州府志》以此诗为苏轼作。
《全唐诗外编》收入此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石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阳人字浚川
先姓乌石,后独以石为氏。
明经
黄州参军
后罢归东都,隐居不出。
乌重胤河阳,具书币邀辟,以知已往。
后诏授集贤校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训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清流人
勇悍多胆略,时人谓之“大口张”。
杨行密合肥往见,甚欢,授亲兵,迁黄头都虞候
从破扬州,又取常州,断孙儒粮道,以功授常州刺史
天复初,擢司徒
行密卒,谢病,徙黄州刺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秀公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齐安人
髫年既丁父母忧。
即依蜀部之兴律师出家。
诵习。
又依以进具。
而毗尼之学。
于是畅通。
遂为兴公传律上首。
阅四载。
长安
律师宣公之席。
陶练诸部。
勤以忘倦。
出入函丈。
凡十六年。
则其所造之深。
所得之富。
其尚可以语言尽乎。
然后锦归乡里。
报所生地恩。
旋游六安
大敷讲训。
粤有贞固律师
解冠诸生
馀成业者。
不可胜纪。
卒于安州之十力寺。
寿七十。
释秀公者。
齐安人也。
髫年天然有离俗之意焉。
既丁荼蓼便往蜀郡礼兴律师
讽诵经典易若温寻。
又依之进具。
果通达毗尼。
乃为兴公传律上足弟子欤。
如是四载入长安造宣律师门为依止之客。
勤以忘劳。
涉十六年不离函丈。
穷幽诸部陶练数家。
将首疏为宗本。
然向黄州报所生地。
次往安陆大扬讲训。
声美所闻诸王牧守攸共遵承。
正化缁徒咸摹细行。
贞固律师居于上席。
解冠诸生最显清名。
馀皆后殿
其诸成业不可胜算。
春秋七十馀。
卒于十力寺本房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玄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黄州随华寺僧也。
平生以诵法华为专业。
每感异徵。
或犹未之信也。
属时炎暑。
素未尝内凉。
好事者夜往。
邀之至。
房外见车马仪仗盛甚。
其人因辟易退。
乃呼其党循四壁观之皆然。
仰望空中填塞无际。
且共趋质其故。
谢不知。
及隋之季终于所居寺。
僧玄秀者。
性清慎温恭为志。
常诵法华。
每感徵异。
未以为怪。
时属炎暑同友逐凉。
遣召来欲有谈笑。
既至房前。
但见羽卫严肃人马伟大。
怖而返告。
同往共观
如初不异。
转至后门其徒弥盛。
上望空中填塞无际。
多乘象马类杂鬼神。
乃知其感通也。
置而却返。
明晨惭谢。
朋从遂绝。
专斯业。
隋末终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孔音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冀州衡水人
孔惠元子。
玄宗开元初解县
金部员外郎
官至黄州刺史
撰有《神怪志》,已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孙光宪五代至宋初 895 — 9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8 【介绍】: 五代宋初陵州贵平人字孟文号葆光子
少好学。
游荆渚,依高从诲从事,历保融、继冲三世,皆为幕府,累迁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
宋军入荆南,以劝献三州地,太祖甚悦,授黄州刺史
博通经史,聚书校雠,工诗词,好著书。
有《北梦琐言》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68 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
曾为陵州判官
后唐天成元年(926),因梁震之荐,为荆南高季兴掌书记
累官荆南节度副使
宋建隆四年(963),劝荆南节度使高继冲降宋,宋太祖黄州刺史
颇有治声。
乾德六年(968)宰相荐其为学士,未及召而卒。
生平见《新五代史》卷六九、《宋史》及《十国春秋》本传。
光宪博通经史,能诗,善小词,属花间词派
其词清丽疏朗,较少脂粉之气。
尤善于描绘江南风光,清新秀丽。
其词五代时即广为流播,《花间集》录词60首,《尊前集》亦录23首。
著作颇多,据《宋史》本传,有《荆台集》30卷、《笔佣集》3卷、《北梦琐言》30卷等。
今存《北梦琐言》20卷。
全唐诗》存诗8首、断句2联、词80首(其中《竹枝》、《八拍蛮》等3首已录于其诗中)。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宋诗
孙光宪
~九六八),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
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
入宋,为黄州刺史
太祖乾德六年卒。
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
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
今录诗九首。
唐诗汇评
孙光宪
-968),字孟文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
初为陵州判官后唐天成初,避地江陵,为高季兴掌书记
历事高从诲、保融、继冲三世,自支使郎中,累官至荆南节度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御史大夫
乾德元年(963),力劝高继冲以三州之地降宋,宋太祖黄州刺史
卒。
光宪博通经史,尤勤学,聚书数千卷,抄写雠校,老而不废。
工诗词,《花间集》录其词六十首。
有《荆台集》、《北梦琐言》各三十卷,又有《巩湖编玩》、《笔佣集》、《桔斋集》、《蚕书》、《续通历》等,今唯存《北梦琐言》二十卷。
全唐诗》存诗八首,残句一。
词学图录
孙光宪(约895-968) 字孟文自号葆光子,《花间集》称孙少监
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
有笔记《北梦琐言》,词存84首,王静安辑《孙中丞词》一卷。
光宪字孟文
贵平人
唐时陵州判官
后唐天成初避地江陵
荆南武信王高季兴掌书记
累官荆南节度副使
御史中丞
入宋授黄州刺史
乾德末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五代诗话引《三楚新录》
光宪每患兵戈之际,书籍不备,遇发使诸道,未尝不厚与金帛购求焉,于是三年间收书及数万卷。
然自负文学,常怏怏不得志。
又常慕史氏之作,自恨诸侯幕府,不足展其才力,每谓交亲曰;“安知获麟之笔,反为倚马之用。
”因吟刘禹锡诗曰:“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暖家。”
僧福琳唐 705 — 7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786 【介绍】: 唐僧。
荆州人俗姓元
幼好佛,遂于玄静寺剃度。
后礼参荷泽神会,得契禅旨。
归住黄州大石山,剪成大院,安集四方禅侣。
福琳
元和中沙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元
荆州人
襄阳司判
素事佛。
凡号善知识。
莫不造见。
耳目濡染。
若出于自然者。
幼礼玄静寺沙门谦著落䰂。
已登具戒。
乃扣西来祖意于荷泽会禅师
室中发明。
无复馀蕴。
晚居黄州大石山。
学者云集。
遂成丛社。
四方檀越。
输资弊以就栋宇。
久之终。
时年八十二。
兴元二年四月入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周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吉万
永安黄冈(今湖北黄州)人。
宣州刺史周择从之子。
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进士及第
历仕未详。
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下》、《唐诗纪事》卷二四。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皎然唐 720 — 8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吴兴人
俗姓谢字清昼
谢灵运十世孙。
幼入道,肄业湖州杼山,与陆羽同居妙喜寺,为莫逆之交。
颜真卿刺史,集文士撰《韵海镜源》,皎然预其论著,至是声价藉甚。
李端在匡狱,依止称门生。
一时名公,俱相友善。
登戒于灵隐
文章隽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
贞元中卒。
有《诗式》及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0?—798前 字清昼,晚年以字行,俗姓谢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自称谢灵运十世孙,实为谢安十二世孙。
玄宗天宝三载(744)前后出家于润州江宁长干寺七载登戒于常州福业寺。
天宝后期曾漫游各地名山,安史之乱后定居湖州,与历任州县长吏、过往士大夫及江南隐士词客交游唱酬不绝。
曾与刘长卿李季兰陆羽朱巨川阎伯均灵澈刘禹锡孟郊陆长源韦应物等人唱酬。
其唱酬活动之最著称者在大历八年十二年(773-777),颜真卿时刺湖州,召集包括皎然在内共32位文人修撰韵编类书《韵海镜源》,并以颜、皎为中心,形成一个多达95人之联唱诗人群,其唱和作品结集为《吴兴集》10卷。
受其师守真影响,皎然对律宗、天台宗、密宗、南北禅宗兼收并蓄,自大历后期起则日益倾心于南宗禅。
生平事迹见《宋高僧》本传,今人贾晋华有《皎然年谱》。
文章清丽,诗名甚著,并长于诗歌理论。
有《昼上人集》(又题《皎然集》、《杼山集》)10卷,于頔编于贞元八年,今存。
另著有论诗著作《诗式》5卷,今存;《诗议》(一作《诗评》)3卷,今存1卷。
又有《儒释交游传》、《内典类聚》40卷、《号呶子》10卷、《茶诀》1篇,今皆不传。
全唐诗》存诗7卷,另收其所参与联句诗22首,《全唐诗续拾》补2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福州(今属福建)人。
五代时闽僧。
雪峰义存。
后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
祖堂集》卷一〇、《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祖堂集》存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汇评
皎然(约720-约800),俗姓谢,晚年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早年勤学,出入经史百家,中年暮神仙。
玄宗时,曾访名山,游长安,千王侯。
后隐庙霅溪,皈依佛教。
杭州灵隐寺僧守直受戒。
复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与陆羽、吴季德李㟧皇甫曾崔子向等交游。
颜真卿湖州,修《韵海镋源》,皎然亦襄其事。
历任湖州刺史崔论卢幼平陆长源于頔等,俱与之交游唱和。
工诗、著述甚多,与清江并称“会稽二清”。
贞元五年(789),撰成《诗式》五卷,乃唐代较系统之诗论专著,今存。
八年集贤院征其文集,刺史于頔编其诗文十卷,纳之。
有《杼山集》(一名《皎然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七卷。
清昼字皎然
俗姓谢氏
宋灵运十世孙。
吴兴兴国寺
有诗名。
刺史颜真卿诸名士酬唱。
预撰韵海镜源。
贞元中
敕写其文集入秘阁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字如昼
吴兴长城人
姓谢氏
康乐侯灵运十世孙也。
幼负异材。
不为世俗所羁绊。
遂削染。
登具于灵隐戒坛
复依守真律师
究毗尼学。
儒编老什。
靡弗臻其极。
尤工著述。
辞章俊丽。
吟咏尤造微赜。
会稽灵彻钱塘道标齐名。
故时谚曰。
越之彻洞冰雪。
杭之标摩云霄。
霅之能清秀。
中年遍访禅席。
南能北秀之指。
皆所参扣。
贞元初
居东溪草堂。
叹曰。
使虽有仲尼之博识。
胥臣之多闻。
终朝目前矜道侈义。
适足以自挠性真。
岂若孤松片云。
蒲团相对。
无言而意得。
至静而神谐者哉。
于是作文谢遣笔砚。
遁居杼峰
五年五月
会前御史中丞李洪
河北负谴。
再移守吴兴
一见语合。
请益宗乘大略。
异日汎论及诗。
皎命门人出藁一卷以视。
且言近日废置之故。
惊曰。
向尝读沈约品藻。
慧休翰林
庾信诗箴。
三子所论。
殊不及此宜益自力。
以鼓舞天下。
而乃中辍。
以弃其成可乎。
每夜施鬼神食。
旧居京之兴国寺
军吏沈钊德清人
暮乘马抵骆驼桥
月色如练。
见数人盛衣冠立。
钊问其故。
项王兴国寺皎公。
脩斋召我耳。
长城赳卒钱沛。
泊舟吕山南。
见数百人。
持食负帛。
笑语而过。
问之则曰。
赴皎公斋归。
后终于抒峰。
皎平生所交游士大夫。
则有韦应物卢幼平季德李萼皇甫曾梁肃薛逢吕渭杨达陆羽
其制作。
则有号呶子十卷。
内典类聚四十卷。
儒释交游传。
外有韵海二十卷。
相国于公頔。
鲁公颜真卿所脩。
而皎寔裨其行云。
释皎然
名昼
姓谢氏
长城人
康乐侯十世孙也。
幼负异才性与道合。
初脱羁绊渐加削染。
登戒于灵隐戒坛守直律师边听毗尼道。
特所留心于篇什中。
吟咏情性。
所谓造其微矣。
文章俊丽。
当时号为释门伟器哉
后博访名山。
法席罕不登听者。
其兼攻并进。
子史经书各臻其极。
凡所游历京师则公相敦重。
诸郡则邦伯所钦。
莫非始以诗句牵劝令入佛智。
行化之意本。
在乎兹。
及中年谒诸禅祖了心地法门。
与武丘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交。
故时谚曰。
能清秀。
贞元初居于东溪草堂。
欲屏息诗道非禅者之意。
而自诲之曰。
借使有宣尼之博识胥臣之多闻。
终朝目前矜道侈义。
适足以扰我真性。
岂若孤松片云禅座相对无言而道合至静而性同哉。
吾将入杼峰与松云为偶所著诗式及诸文笔并寝而不纪。
因顾笔砚曰。
我疲尔役尔困我愚。
数十年间。
了无所得。
况汝是外物何累于人哉。
住既无心去亦无我。
将放汝各归本性。
使物自物不关于予。
岂不乐乎。
遂命弟子黜焉。
至五年五月会前御史中丞李洪河北负谴再移为湖守。
初相见未交一言。
恍若神合。
素知公精于佛理。
因请益焉。
先问宗源次及心印。
公笑而后答。
他日言及诗式。
具陈以宿昔之志。
公曰不然。
固命门人检出草本。
一览而叹曰。
早年曾见沈约品藻慧休翰林庾信诗箴。
三子所论殊不及此。
奈何学小乘褊见以宿志为辞邪遂举邑中辞人吴季德
梁常侍均之后。
其文有家风。
予器而重之。
陆鸿渐为莫逆之交。
相国于公頔颜鲁公真卿
命裨赞韵海二十馀卷。
好为五杂徂篇。
用意奇险实不忝江南谢之远裔矣。
清净其志高迈其心。
浮名薄利所不能啖。
唯事林峦与道者游。
故终身无惰色。
又兴冥斋盖循燋面然故事施鬼神食也。
旧居州兴国寺
起意自捐衣囊施之。
尝有军吏沈钊。
德清人也。
从州出乘马到骆驼桥
月色皎如。
见数人盛饰衣冠。
钊怪问之。
如何到此。
项王兴国寺然公修冥斋。
在兹伺耳。
钊翌日往覆。
果是鬼物矣。
又长城赳胥钱沛。
行役泊舟吕山南。
见数十百人得非提食器负束帛怡然语笑而过。
问其故云。
师斋来。
颜鲁公为刺郡。
早事交游而加崇重焉。
以贞元年终山寺。
有集十卷。
于頔序集。
贞元八年正月敕写其文集入于秘阁
天下荣之。
观其文也亹亹而不厌。
合律乎清壮。
亦一代伟才焉。
生常与韦应物卢幼平季德李萼皇。
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
或簪组。
或布衣。
与之交结必高吟乐道。
道其同者则始定交哉。
故著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
时贵流布。
元和四年太守范传正会稽释灵澈
同过旧院。
就影堂伤悼弥久。
遗题曰。
道安已返无何乡慧远来过旧草堂。
余亦当时及门者。
共吟佳句一焚香。
其遗德后贤所慕者相继有焉。
黄州大石山释福琳
姓元氏
荆州人也。
父为襄阳判司
素崇释氏。
幼好佛门恒循检操。
早知割爱。
就玄静寺谦著师下剃染登满足法已。
躬礼荷泽祖师乃契真心。
后至黄陂营舍。
终成大院安集四方禅侣。
终时年八十二。
兴元二年四月入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
吴兴长老昼公,撰六义之精英,首冠方外。
于顾《释皎然抒山集序》
吴兴开士释皎然字清昼,即康乐之十世孙,得诗人之奥旨,传乃祖之菁华,江南词人,莫不楷范。
极于缘情绮靡,故辞多芳泽:师古兴制,故律尚清壮。
其发明之理,则深契真如,又不可得而思议也。
吴兴僧昼字皎然,工律诗。
尝谒韦苏州,恐诗体不合,乃于舟中抒思,作古体十数篇为贽。
韦公全不称赏。
极捻。
明日,写其旧制献之。
韦公吟咏,大加叹咏,因语云:“师几失声名。
何不但以所工见投,而猥希老夫之意?
人各有所得,非卒能致。
大伏其鉴别之精。
僧灵一,律行高洁,而能为诗。
僧皎然一名昼一,工篇什,著《诗评》三卷。
及卒。
德宗遣使取其遗文。
中世文僧,二人首出。
释皎然之诗,伤唐诸僧之上。
唐僧诗,除皎然灵澈三两辈外,馀者率皆衰败不可救,盖气宇不宏而见闻不广也。
皎然外学超然,诗兴闲适,居第一流、第二流不过也。
《唐诗品》
皎师卧深山壑,思绕沧州,游从既胜,兴致复远。
其诗深窥色相,骋其才力,在诸衲间,一公之外,卓非等等。
禅悟未彻,机锋犹近。
钟云:僧诗有僧诗气习,僧而必不作僧诗,便有不作僧诗气习。
皎然清淳淹远,当于诗中求之,不当于憎中求之。
李维桢《汪文宏诗序》
皎然不能为唐初盛诗,而谈诗得唐初盛法,时代所限,难以自超。
皎然《抒山集》清机逸响,闲淡自如,读之觉别有异味,在咀嚼之表,当由雅慕曲江,取则不远尔。
《诗辩坻》
皎然精于诗法,而己作不能称,较之清江气骨,故应却步。
《唐七律隽》
皎公诗婉隽,不特为诗僧冠,可与文房仲文并辔中原。
《东目馆诗见》
皎然兴高词瞻,各体皆备,诗僧中豪者也。
昔人评永师书有冷斋饭气。
诗不然,知非菜肚阿师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